文.圖 / 林學聖
相關活動: 日本熊野古道健行 5天
信仰之道
多山的熊野地區位於紀伊半島南端,溫暖多雨的氣候孕育了參天森林,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神靈鎮座之地,佛教傳來之後的神佛合一說更形成了獨特的山岳信仰。自西元907年起,日本皇族們開始熊野神社的參詣之旅,後來更擴及到庶民百姓。如今熊野參詣道與歐洲的聖雅各之路,是唯二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信仰之道」。
熊野古道可分為紀伊路、伊勢路、小邊路、中邊路、大邊路等五條路線,其中許多路段已被現代公路取代,僅中邊路還保留較完整的古道原貌。本文介紹位於熊野核心地帶的中邊路,還有小邊路的高野山及果無集落。
熊野九十九王子 – 山川千里涙難禁
熊野本宮大社、速玉大社、那智大社合稱為熊野三山。熊野三山本來是自然崇拜的神社,後來因神佛合一說,將原本祭祀的主神視為佛的化身,稱為「熊野權現」。古時皇族從京都沿著半島西側的紀伊路南下,再轉東進入中邊路,深入紀伊山地,前往本宮大社參拜,全程長達260公里。途中有許多祀奉熊野權現御子神的小神社,稱為王子神社,數量很多,號稱「熊野九十九王子」,參詣者沿途參拜以求平安。
西元1201年11月,後鳥羽上皇前往熊野三山參詣,隨行的著名歌人藤原定家,在日記中寫下了參詣途中的點點滴滴,被稱為「熊野御幸記」。山路險阻難行又兼多雨,出發才7天,定家已受風寒,咳病不止,上皇又經常深夜舉行和歌會,還得應旨作歌,真是心力交疲。第11天終於抵達本宮大社,定家感動不已,寫下:「過山川千里,遂奉拜寶前,感涙難禁。」
如今慕熊野古道之名而來的旅客,大部分走的只有發心門王子到本宮大社這一段,平緩易行,僅需2小時就可完成;部分路段與公路重疊,途經農家、茶園,還有不少提供休憩的店家。若想要體會當年藤原定家連日翻山涉水,終於抵達本宮大社,寫下「山川千里涙難禁」的心情,建議加碼道湯川到發心門王子這一段4小時的路程。
古道從道湯川開始先一路陡上,然後沿著山腹上上下下,來到一片森林,林中有一「湯川王子」神社,這裡是古時紀南豪族湯川氏的發祥之地。如今在蒼鬱的森林中,僅存斷垣駁坎。續行,來到音無川溪谷,若在紅葉季節來訪,可見溪谷中楓紅處處。經過豬鼻王子遺跡,又開始陡坡向上,大約20分鐘後,在霧氣瀰漫的森林中,抬頭望見發心門小小的鳥居。啊! 終於到了發心門,不久就可以看到本宮大社了。當年藤原定家翻山越嶺來到這裡,心中無限感慨,在門柱上題了一首漢詩:
慧日光前懺罪根 大悲道上發心門
南山月下結緣力 西刹雲中弔旅魂
時值深秋,定家看著紅葉隨風翻飛,從四五尺高的樹梢,緩緩飄落到地上。
大門坂 – 熊野參詣的最後一哩
昔日參詣者結束本宮大社的參拜之後,在熊野川乘小舟順流而下,前往河口附近的新宮,參拜速玉大社,然後再前往那智大社,完成熊野三山的參詣。速玉大社主祀巨岩之神,神佛合一之後被視為藥師如來佛;那智大社則是主祀瀑布之神,被視為千手觀音;本宮大社主祀河川與樹木之神,被視為阿彌陀佛。熊野三山分別將前世罪孽洗淨(速玉)、與現世結緣(那智)、最後救濟來世(本宮),只要完成三社參拜,過去、現在、未來皆可得到安寧。
如今「熊野川參詣道」仍然在運行,全長16公里的河道,需時1.5小時。乘著小舟破風前進,欣賞山川景色,不覺間已至速玉大社。參拜速玉大社後,繼續往南,約18公里即可到達大門坂,這裡是那智大社聖域的入口。
大門坂入口處有一間茶屋,旅客可以在這裡租借平安時代的貴族衣裝。女生的尤其好看,那鮮豔的公主服配上斗笠跟面紗,踩在兩旁古木參天的石階道上,彷彿重現千年前的參拜場景,讓人有時空穿越的錯覺。大門坂步道全長600公尺,首先迎接訪客的是樹齡600年的「夫婦衫」,之後高聳入天的巨杉連延不斷,拾級而上,那莊嚴神聖的氛圍,提醒我們已經進入聖域之中。
抵達那智大社後,最引人入勝的就是從對面山壁迤邐而下的那智大瀑,這也是那智信仰的原點。大瀑旁有一座紅色的佛塔,與瀑布相映成趣,這是青岸渡寺,列名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第一號。本來青岸渡寺與那智大社是合而為一的,從明治時期的「神佛分離令」之後才獨立出來成為佛寺。豐臣秀吉所建的紅色三重佛塔,與旁邊的青山、白色的瀑布,形成對比鮮明的美麗風景。
雲取越 – 從淨土回歸現世的難路
從京都抵達那智大社參拜,被稱為「從現世來到淨土」的路程,接下來就是「從淨土返回現世」的歸路了。大多數人選擇回到新宮,乘舟逆流而上,返回本宮大社;但是信仰虔誠者會選擇中邊路最為艱難的「雲取越」:從那智大社直接進入山區,翻越大、小雲取山後,才能回到本宮大社。當年後鳥羽上皇與藤原定家走的就是雲取越。
今日這段路分為「大雲取越」及「小雲取越」,是兩天一夜的行程,古時沿途杳無人煙,只能一口氣走完。天色未明就要出發,晚上才能抵達本宮,非常辛苦。定家留下這樣的記事:
「天明風雨之間,路窄不及取笠,着蓑笠,輿中如海,如林淙。終日超嶮岨、心中如夢,未遇如此事。雲取紫金峯如立手,(中略) 又出,衣裳只如入水中。於此邊適雨止了,前後不覺,戌時許着本宮付寝。」
定家坐在積滿水的轎子裡,風雨交加,雖然穿著蓑衣,依然全身濕透如入水中。雲取紫金峰像一張大手立在眼前,終日山路崎嶇,心中恍然如夢,從來沒遇過這樣的情景。終於在晚上八點抵達本宮,此時雨停了,定家已經不省人事。
如今大小雲取越已經成為熱門的健行路線,在修整良好的步道上,享受山林美景,發思古之幽情。以小雲取越為例,從小口集落出發,古道由民家旁的石階開始,不久進入森林,沿途石階完好,路面平整,路幅約2米寬,簡直可以說是五星級的步道!步道上無雜木蔓草,就算下雨也不泥濘,若是霧氣瀰漫在杉林之間,更覺得靈氣逼人。
約一個半小時後來到櫻茶屋跡,這裡可以眺望大雲取越的山景。此路經過不少供旅人休憩住宿的茶屋遺跡,可見往日熊野參詣之興盛。再不久越過最高點,行走在已經變成平整步道的一大段瘦稜,然後緩緩下坡,出發後約五小時,可以看到寬廣的熊野川河灘就在腳下,再不久就可以抵達本宮大社了。
小邊路 – 高野山與果無集落
高野山位於紀伊半島中部,是一個被群山包圍的盆地,海拔約1000公尺。西元816年,弘法大師空海開山至今已1200年。如今高野山共有117所寺院,分布在長5.5公里,寬2.3公里的範圍內,稱為宗教都市也不為過。道路兩旁全是寺院,櫻木、楓樹越過牆頭伸展出來,掩映著素淨的伽藍屋頂,看著心情也沉澱平靜下來。
來到高野山,最好能在寺院住宿一晚。高野山共有數十家寺院提供宿坊服務,晚上可在房內品嚐美味的精進料理。在日本極少能夠吃到美味素食,高野山的精進料理是不可多得的機會。隔日清晨早起參加寺院的早課,早餐後還可參加寫經或坐禪等修行體驗。拿起多年未提的毛筆,逐字抄寫心經,最後寫下心中願望,把手抄的心經帶回家中。
從高野山前往本宮大社的參詣道稱為「小邊路」,如今較有人行走的是從十津川溫泉到本宮大社這一段,爬升超過900公尺,步程約需7小時,屬於健腳路線。途中經過果無集落,是位於山脊上的小小村落,近年來人氣攀升,有「天空之鄉」美稱,所以只到果無集落一遊便折返的旅客,也不在少數。
古道入口在十津川上紅色醒目的柳本橋附近。一開始便是陡升的石階,應該是江戶時代留下來的,疊石較小而緊密。石階路在杉林中蜿蜒,不到一小時就走出樹林。眼前出現農家及梯田,沿著山坡開闢過去,突然覺得和尼泊爾的健行風光頗為相似,這裡就是果無集落了。金黃色的稻穗在陽光下閃耀著,背景是連綿的青山,雲霧飄渺,真是一幅遺世獨立的景色。
經過梯田,來到一處農家,一位老太太坐在門口,旁邊坐著一群登山客跟她聊天。她就是果無集落的名人,今年91歲的岩本老太太,曾經出現在十津川村的觀光海報上,有些人就是為了看看老太太才特別爬上來的。老太太從出生到現在都住在果無集落,她很自豪古道就從家門口經過,也喜歡跟過往的旅客閒聊幾句。
老太太問我們從哪裡來的,我們答說從台灣來的。她忽然陷入沉思,似乎在搜索記憶中台灣的位置,不一會她放棄了,將目光重新投射在門前的古道上,看著來來往往的過客。
伊勢路 – 徐福傳說之地
日本在17世紀進入德川幕府時代,為了有效管理人民,幕府禁止自由旅行,後來允許人民前往佛寺神社參拜,於是各地名寺大社的參詣之旅開始風行。當時人們認為一生必定要參拜一次的神社,其中之一便是位於紀伊半島東部,祀奉日本總氏神的伊勢神宮。許多人參拜完伊勢神宮後,就順道南下參拜熊野三山,於是戰國時期逐漸式微的熊野參詣又開始興盛起來,這段從伊勢神宮到熊野三山的參詣道,就是「伊勢路」。
伊勢路上的波田須,自古流傳中國徐福登陸之說。據說2200年前秦始皇派遣徐福往蓬萊仙島求取長生不老之藥,船隊在海上遭遇颱風,各自分散漂流,最後僅有徐福的船在波田須登陸,那時當地只有三戶人家,輪流接待落難的徐福。後來徐福斷了歸國之心,決定長住在此,把中國的燒陶、醫藥、土木、農耕、捕鯨等技藝都傳授給當地人。
坐電車來到JR紀勢本線新鹿站,這裡是伊勢路「波田須之道」的起點。新鹿是海邊的小鎮,有漂亮的白色沙灘,海鷗成群在沙灘上空飛翔,沙灘外漁舟點點,一幅寧靜美麗的畫面。
古道健行從民家旁的階梯開始,遇到親切的阿伯,熱心地跟我們說明波田須之道的走法。經過竹林小徑,緩緩爬升,來到一戶民家,視野倏然開闊,可以看到山坡下的海灣。民家屋簷下掛滿了各色衣服,女主人正忙著曬衣服,沒有注意到我們經過。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古道,在女主人看來,或許只是從家門口經過的小路罷了。
經過民家不久,來到一段石階路,是用大塊的敷石,以粗獷的工法堆疊而成,並有讓雨水排出的側溝設計。原來這段石階路是大約800年前的鎌倉時代所築,數百年來靠著住民的維護,才能保留至今。
走過石階,視野豁然開朗,曲折的海灣出現在眼下,難道這平靜的磯石海灣就是相傳徐福登陸之處嗎?路邊有一間小小的徐福茶屋,可惜今天沒開。再往下走,看到山坡下有一個紅色的鳥居,路標指示鳥居的方向是「徐福之宮」。走進鳥居,後面有個小神社,還留有新鮮的祭品,神社旁有個石碑,刻有「徐福之墓」四字。我們雙手合十,鞠躬一拜。
沒想到從前課本裡面古早的歷史人物,竟會在熊野古道與我們不期而遇。歷史不單只是許多平行線,也許有更多的交叉點。
順便一提,「波田須」的日語發音與「秦住」相同,秦住正是這裡的古地名,意為秦人所住之地。此地考古發掘時,有不少窯跡、陶片,還有秦代的「半兩錢」出土。
古道今山
千年物換星移,熊野古道並沒有消失在荒煙蔓草中,只是以不同方式與現今的人們共存著。儘管少了身穿白衣的參拜者,但多了追尋異國風情的外國旅客、撫古追今的歷史愛好者、喜愛山野健行的登山客,還有日夜與古道生活在一起的住民們。來走一趟熊野古道,不管你的初心為何,保證是一次滿載而歸的豐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