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無語,記憶猶在:多洛米堤的另一面

文/陳文祺.圖/林學聖

岩峰層層疊疊,綿延如畫,仿若大地的脊骨昂然挺立;氣勢之雄渾,令人屏息。碧藍的湖泊靜靜躺在山間、中世紀小鎮錯落有致,這是多洛米堤,一片由白雲石組成的山群,孕藏著最美的阿爾卑斯。

風景如畫,歷史如刀
然而秀麗景色中其實埋藏著深刻的疤痕,訴說著戰爭的殘酷。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奧匈帝國長期控制義大利北部地區,兩國間的恩怨情仇可謂19世紀至20世紀初歐洲歷史的重要篇章,牽涉民族主義、領土爭議、戰爭與背叛。奧軍士兵扼守在彎腰低頭方能進入的狹窄隧道掩體中,以肉身捍衛國土;邊界另一端的義大利士兵,則在民族主義號召下,將血與骨奉獻給這絕美山巒。

王位、版圖與帝國的衰亡
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絕嗣,法國波旁家族和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為了爭奪西班牙王位,爆發一場長期且激烈的戰爭。周邊國家擔心法國獨大紛紛加入博奕:英國馬爾伯羅公爵(邱吉爾祖先)、奧地利歐根親王…皆為其中名將。

戰爭於1713年以《烏特勒支條約》告終,最後法國幾乎掏空了國庫,慘勝收場。法國雖成功讓波旁家族取得西班牙王位,但須放棄對法國王位的繼承權,以防兩國合併。同時,法國獲得南義的西西里和那不勒斯,而奧地利則控制安齊奧以北地區。兩大家族在義大利半島的勢力重新洗牌,為日後的南歐霸權爭奪埋下伏筆。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拿破崙崛起並將自由與民族主義思潮帶入義大利。1805年,他在米蘭加冕為「義大利王國」國王,短暫統一北義,激發了義大利人的民族意識。經歷數十年的奮鬥與犧牲,以及奧地利的壓制,義大利終於於1861年建成統一王國。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義大利才從戰敗的奧匈帝國手中取得東北方的南蒂羅爾與特倫蒂諾地區(現今多洛米堤),完成領土統一。

物換星移,如今遊人只能在露天戰壕博物館憑弔當年的歲月,想像士兵如何在冰雪覆蓋的山嶺間艱苦對峙。當年這些見證過血與火的岩峰今日成為風景明信片中的主角,不禁令人感慨:這片大地,曾經燃燒過歷史的烈焰。

相關活動:【北義秘境】義大利多洛米堤-托斯卡尼-五漁村健行 14天